美國作家盧克·多梅爾在《人工智能》一書中提出“奇點”的概念,奇點指的是機器在智能方面超過人類的那個點。而今年以來,谷歌開發的AlphaGo憑借強大的深度學習能力打敗李世石、柯潔等世界棋壇高手,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實現對無人駕駛、機器視覺、語音識別和人臉識別等領域的重大突破,以及國務院下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都說明目前人工智能在技術和產業上都臨近“奇點時刻”。 新產業浪潮撲面而來,向來敢為天下先的佛山企業家們也不甘人后。 早在幾年前,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就明確將人工智能作為公司轉型的方向,今年4月又在美國硅谷布局專注于人工智能研發的未來技術中心,目前已開發出“小美”智能對話機器人等成果;有感于智能產業發展的迅猛,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也計劃攜手美的,打造智能無人工廠;而日前在深圳面世的全球首個商業化的無人駕駛公交線路,其項目實施方背后也有佛山企業的身影。 作為中國制造重鎮,人工智能能為佛山從“制造”邁向“智造”帶來什么新想象空間?在AlphaGo、無人駕駛之外,佛山制造又利用人工智能創造出哪些令人驚喜的案例? 搶灘新藍海 這些佛企大佬抱團布了哪些局 隨著深圳無人公交的全球矚目,其背后的項目實施單位之一——深圳海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梁科技”)的神秘身份也浮出水面。 根據其介紹,海梁科技是由國內人工智能、汽車制造、通信、公共交通運輸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創業團隊和廣東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專注于商用車尤其是公交車的智能駕駛技術創新、示范驗證及產業化發展。深圳無人公交所搭載的“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正是出自海梁科技之手。 對此,在100多公里外的佛山,何享健、何劍鋒父子、楊國強、盧礎其等企業大佬,似乎也應該發出會心的微笑。 2016年9月,他們創立的美的控股、盈峰投資、碧桂園、萬和等佛山企業聯合省內其他行業龍頭企業發起成立廣東首個民營企業聯合投資綜合平臺——“粵民投”。2個月后,海梁科技就被“粵民投”看中,目前“粵民投”旗下的廣州粵民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成為海梁科技的最大股東。這意味著,佛山企業已間接參與到世界前沿智能技術研發與應用。 不僅如此,部分佛山的企業巨頭們還主動搶灘布局這一新藍海。 今年4月,美的未來技術中心正式投入運營,用于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及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發,這是目前中國家電業內唯一一家在硅谷設研發中心的企業。“未來5年,美的將往這里投入2.5億美元。”美的集團副總裁、美的中央研究院院長胡自強表示。 “在硅谷,我們白手起家,僅一年內就建立起30人的強大人工智能研發團隊。”王冬巖是美的在硅谷招的第一位高管和博士。在他的帶領下,如今已經成功研發了兩款人工智能家電產品,并在多個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研發成果和應用突破。 “人工智能是美的的轉型方向。”方洪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過美的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戰略路線圖:第一,在深圳前海成立一個產業基金,重點投人工智能項目;第二,美的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專門的人工智能研究團隊,分幾大關鍵技術,每一個團隊都有個領頭人去跟蹤前沿技術;第三,廣泛合作和全球布局。 美的對人工智能的大投入,也令楊國強大受觸動。不久前,他透露,將與美的聯手打造無人工廠,將智能化真正落地。 創造新場景 人機對話、視覺識別等關鍵技術有突破 雖說佛山企業對人工智能的研究探索還處于起步階段,但也已經初見成果。 “您好,我是小美,請問有什么可以為您服務?”“打開空調”“好的,小美已成功開啟空調。”“關閉同事”“這個想法不錯,有沒有什么建議呢?”……這正是由美的開發的人工智能對話機器人“小美”。 雖然蘋果的Siri、微軟的小冰Cortana已經面世幾年,但在小美面世之前,屬于家電行業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一直是空白。 憑著要做成“家電業內第一個自主人工智能平臺”的信念,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在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研究院的協同下,聯合硅谷、順德總部兩地人才開發出家電業內第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 除了美的,佛山一些中小企業也先知先覺,探索人工智能與所在行業的創新應用。 在今年10月的第三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上,作為本地機器人骨干企業,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推出的攜帶AI功能的AGV機器人引人矚目。這款機器人名叫AgvPlus,采用了google的Tango技術用來感知環境,可以讓用戶透過智能手機的屏幕點擊畫面中的位置來操作機器人移動,解決了過去機器人操作復雜又難以理解正確位置的問題。 而對佛山隆深機器人(以下簡稱“隆深”)有限公司而言,要實現工業領域的人工智能,首要在視覺識別方面要獲得突破。 站在隆深的繪畫機器人前,只需要被它的“眼睛”攝像頭拍一下,在操作工臺上簡單輸入個人信息和操作,機器人就可以利用視覺識別技術,將拍攝的人的照片傳輸到系統里,然后根據預先設定的算法程序并發出指令,機械手就會執筆揮毫,大概2—3分鐘,一副惟妙惟肖個人肖像速寫畫就會送到觀眾面前。 “這是我們在視覺識別技術上的一個展現,目前還只是平面顏色圖像的識別。”隆深機器人管理部副部長陳日騰介紹,視覺識別系統是未來人工智能重要環節,隨著制造業對視覺識別系統要求越來越高,隆深希望將機器人的視覺識別技術更智能、更好用。 為此,隆深機器人還攜手德國INVI TECH公司,正式啟動共建3D視覺研發實驗室,并計劃成立中德合資公司,為智能制造行業提供高端的視覺解決方案,包括大型智能流水線設計研發、3D視覺傳感器設計研發、“視覺+”集成式視覺傳感器標準化系統、行業解決方案的設計和升級。 探尋新風口 人機交互+大數據將決定佛山智造未來 當下,以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為核心,佛山制造業正積極向智能制造發力轉型,面對人工智能新時代的到來,佛山智造又該如何融入這一新產業的風口? 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友認為,當下佛山機器人產業發展方興未艾,而下一步應該在人工智能上加緊發力。“人工智能是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最核心的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機器人的智能化發展。”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星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將實現很多突破,將人工智能的一些技術應用到機器人上面,比如深度學習、感知、神經網絡等,未來的機器人將更加智能化。 在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中國制造2025》主執筆人之一屈賢明看來,所謂智能制造,并不是局限于制造的過程,用機器人代替人的勞力,更關鍵的是,機器能夠實現如同人一樣的判斷和決策等能力。 “也就是說要能融入人的思考和決策能力的機器。”屈賢明表示,當前在整個廣東,企業在智能裝備數字化和自動化上已擁有一定的基礎,接下來要加快裝備智能化,需積極擁抱人工智能。 “人與機器的完美交互正在重塑我們的未來。”方洪波認為,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正不斷賦能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制造企業的未來,也必然是一個人機交互的未來。 事實上,從幾年前開始,以“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為轉型戰略方向,美的就開始探索人機在生活和生產不同場景中的最佳交互,研究如何用傳感器去感知一些智能的內容,把人的行為、情感和思考延伸到機器上,致力于以美的的產品打造人機共融共生,有機協作的創新生態。 在傳統的制造端,美的迅速完成了生產流程的自動化、數字化的運營,同時先后完成與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的日本安川電機的合資成立公司,對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的收購,把以色列高創公司(Servotronix)收入版圖。希望通過攜手這些行業領頭羊,重新打造符合智慧家居和智能制造的產業平臺,開拓出更多的機器人應用場景。 “我們在機器人手臂、導航平臺上有優勢,美的在人工智能上做得好,兩者結合,將可以創造出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德國庫卡集團總部研究中心負責人萊納·比紹夫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之一,美的和庫卡雙方將實現技術專利的互補,除了工業機器人外,未來還會開拓家庭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等領域。 屈賢明建議,佛山企業要積極發展大數據。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庫,有了數據以后,如何做好數據的篩選和分析,在這樣的基礎上,再讓機器具有自我學習的功能,這正是通過大數據實現人工智能的基本技術路徑。 “要實現人工智能大規模的應用,至少還要10年。”為此,屈賢明強調,企業一定不能操之過急,但必須牢牢關注這一方向。 樣本 嘉騰機器人:一家AGV龍頭的人工智能探索 “嘉騰幫全球客戶做解決方案,但現階段停留在用已知的技術解決客戶的已知的問題。我們希望用已知的技術來解決一些未知的問題,我把它理解為人工智能。”2017年第七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上,在IBM、科大訊飛、英偉達、商湯科技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巨頭面前,嘉騰機器人董事長陳友如是思考。 面對人工智能浪潮的來襲,在佛山的產業里,嘉騰算是較早一批對此有系統認識,并率先探索的企業。 作為本土機器人代表,過去10年時間,嘉騰一直專注于移動機器人AGV的研發創新,在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領域積累了眾多成功解決方案,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十大品牌商之一。 過去10多年里,在嘉騰做硬件設備的歷程中,幾乎每個客戶都提出要將嘉騰的搬運機器人與其現有的設備、ERP等管理程序連接起來。由于每家工廠不同,嘉騰每次都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因為是量身訂制,一旦換了客戶,又幾乎要推倒重來。 去年,嘉騰正式發布其智能工廠建造平臺“JT—Brain”。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工業控制的“大腦系統”,與工廠內部信息管理系統以及機械手和AGV等設備的互聯互通。 “我希望能夠打造出一款智能工廠建設的軟件平臺,像打游戲一樣簡單。”陳友說,這套系統能讓搬運機器人、機械手等各種工廠設備連接起來,定點移動,甚至相互配合完成不同的生產任務。 今年4月,在參加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時,陳友發現圍繞人工智能,全球制造巨頭都在暗自較勁,這也讓他對人工智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未來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用機器人可以解決客戶都沒有遇見的問題。”陳友告訴記者,其實現在競爭對手都不在臺面,真正潛在的競爭對手是一些人工智能走在前面的企業,“萬一他們做到了,我們沒有做到,這才是最可怕的。” 不到半年后,在今年的第三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上,嘉騰推出了攜帶人工智能功能的AGV。 該機器人取名為AgvPlus,將機械手和AGV結合在一起,同時,所有的設備和傳感器都使用“JT—Brain”進行控制,工作分配和執行有條不紊。更值得關注的是,AgvPlus采用了谷歌的Tango技術,可以讓用戶通過智能手機的屏幕點擊畫面中的位置來操作機器人移動,解決了過去機器人操作復雜又難以理解的正確位置問題。 陳友介紹,這幾年嘉騰為了介入人工智能,已經將慣性導航、激光導航、輪廓導航等多種機器人導航技術都植入到其王牌產品“大黃蜂”里。今后它可以重復思考,自動記憶每一次行走的軌跡、標志物。 “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就是像百度、科大訊飛這樣的公司開發的技術,實質并非如此。我們希望在工業領域把人工智能的技術落地到工業產品上,為工業應用與發展服務。”陳友如是期待。 手記 用人工智能構筑佛山產業新優勢 如果說在傳統工業化時代,佛山制造的發展壯大憑借的是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優勢的話,那么最近10年間,隨著要素紅利的消減,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佛山正在呼喚新的產業優勢。 放眼未來,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浪潮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佛山企業主動擁抱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智能制造正逐漸成為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流。而人工智能領域的迅猛發展,更進一步加速了佛山產業智能化變革的進程。 然而,縱觀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全球領先的創新高點主要分布在各個國家的中心大城市,如美國紐約與硅谷、英國倫敦、以色列,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與深圳。而人工智能技術又主要掌握在谷歌、微軟、百度、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等巨頭手上,佛山缺乏強大IT產業的支撐,如何在人工智能角力中突圍而出? 在筆者看來,在當前及今后的人工智能產業競爭中,制造業仍是核心戰場,“AI+制造業”存在巨大潛力。 當前,制造業從生產、流通到銷售,正在越來越趨于數據化、智能化,加快接近產業奇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協助企業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全鏈路數據,實現生產效率、庫存周轉率、設備使用率提升等目標。 事實上,人工智能是“應用為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化的應用,需要依托大量的應用場景和數據。正如AlphaGo因不斷對弈高手而變得日益強大。佛山制造業發達,近年來配置的成百上千萬的智能設備和工業機器人會積累起龐大的生產數據,可以反哺人工智能的“工業大腦”,使其進一步開發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