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抓住了“投入產出比”的脈搏,3D打印技術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預測為“將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來臨”。這一具有數字化、智能化等特點的先進“復制”制造技術在民用化的同時,也悄然成為國防和軍事工業的“新貴”。
在國防大學軍事后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李大光看來,3D打印技術可以減輕后勤保障壓力。就目前來說,使用相同數量的耗材制造零件,3D打印機的生產效率是傳統方法的3倍。如果在戰場上有一臺3D打印機,就可以及時生產出戰場上消耗的武器裝備和補給物資,這將大大減輕后方生產和后勤保障的壓力。
隨著“制空權”對于現代戰爭的意義越來越重大,各國在積極研發新一代戰機的同時,3D打印技術也逐漸被吸納運用其中。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要研發新一代戰斗機至少要花10—20年的時間。美國F-15戰斗機從1966年計劃研發到首飛就耗時6年,F-22則花了16年;俄羅斯的蘇-27耗時10年,蘇-30也花了6年。
在傳統的戰斗機制造流程當中,飛機的3D模型設計好后,需要進行長期的投入來制造水壓成型設備,而使用3D打印這種增材制造技術后,零件的成型速度、應用速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李大光表示,3D打印技術最突出的優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如果借助3D打印技術及其他信息技術,最少只需3年時間就能研制出一款新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