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中國制造”的由大變強,苗圩部長提到德國和日本,自非偶然。德國和日本是舉世公認的制造強國,大多國人的這種認同感,非自宣傳,更難從他們的“高精尖”領域獲得印象,不過建立在日常經驗上。
近30年前,一日本友人送我一個小小指甲鉗,這么多年過去了,經手的國產指甲鉗無數,而每到用時,還是下意識地去尋那日產的舊玩意兒,因為還是它最好用。德國則更成為行事嚴謹、品質精良的代名詞。雖然坊間還揶揄德國人包餃子還要用天平稱皮量餡的迂腐,但一個“MadeinGermany”便鐵定讓國人對產品放心。當今中國汽車市場上,德系、日系乃最具實力的占有者更是不爭的事實。
籠統地講,“中國制造”由大變強,離不開政府和企業。而以往的事實表明,類似戰略性舉措多由國家主導。我則更堅信,完成這宏大目標,企業應當仁不讓充任主角。大道理放到一邊,只需放眼市場,看看奔馳、豐田、西門子、三菱、索尼等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即可說明問題。制造業發展的終極目標,無非是改善人類生活品質。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作為核大國的蘇聯也算不得制造強國,雖然在不少“高精尖”領域他們已然拔得頭籌。亦因如此,普通民眾才能夠在這“高大上”的國家戰略實施中見微知著,發現問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