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經濟和社會面臨的資源、能源和環境壓力嚴重,發展的成本逐步提升,支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舊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美國有經濟學家預言“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這是一場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逐步展開,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成本差距在逐漸縮小,甚至這種縮小的幅度超出預期。這主要是中國的國內因素造成的,比如人力成本上漲。而美國的低價能源,特別是天然氣價格比其他國家都低很多,甚至是我們天然氣價格的1/7,形成了全球能源價格洼地。最后,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造成美國制造業回流,制造業開始呈現復蘇苗頭。這些都將使我國工業經濟面臨更多問題。
但不可否認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也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
何亞瓊指出,“正在醞釀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我們工業乃至整個經濟下一次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值得高度關注。”
他提醒企業,要把握新一輪基于互聯網信息消費等重大市場機遇,比如數字化、網絡化。據預測,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將達30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通信有60萬億元,將帶動媒體和內容產業新的發展,這是一個消費熱點,而且是新的增長點。據何亞瓊初步判斷,在2015年基于寬帶的消費將超過1萬億元,終端消費達2萬億元,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9萬億元。信息消費這樣一個巨大的領域,可能會成為我國消費升級、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
由于產業之間是互動的關系,信息消費市場的發展還將帶動包括鋼鐵業在內的傳統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