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日前發布《安徽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到2027年,圍繞“23456”目標體系,初步構建安徽省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形成產業化能力。
在當今時代,人形機器人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引領著工業、服務業乃至日常生活的深刻變革。隨著計算性能的提升、機器學習與控制理論的進步,以及新材料科學的突破,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從科幻小說的頁面走向現實世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近日,央視財經報道,人形機器人是未來感十足的一個代表產業,有機構報告顯示,預計到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大爆發的當下,未來人形機器人更是極有可能實現超預期增長。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顧問研究”的報告顯示,2023年人形機器人產業進入爆發期,未來功能型整機將逐步占據主流、發展潛力巨大。在人類工作生活的環境中,人形機器人可以處理復雜多樣的工作任務,輔助或替代人類進行工作。人形機器人有望率先在工業領域實現示范應用,在特種領域將逐步替代人類,并將于成熟度較高后在民生領域實現大規模應用。
據IT之家此前報道,工信部去年11月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同時,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
從有效技術專利情況來看,我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競爭領域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人民網研究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我國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為3110件,居全球第一;人形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為6618件,也居全球第一。從機構專利情況來看,全球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最多的前十位申請主體中,中國優必選科技、達闥和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并列)分別居全球第一、第九和第十位;此外,日本有5家主體進入前十,韓國和美國各有一家主體進入前十。
人形機器人將不斷融合新的技術,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實現更高的自主決策能力、更精確的感知能力和更靈活的運動能力。這些技術的創新將推動人形機器人向更高水平發展,拓展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人形機器人將逐漸從傳統的工業領域拓展到服務領域,如醫療、教育、家庭服務等。在醫療領域,人形機器人可以協助醫生進行手術、康復訓練等工作;在教育領域,人形機器人可以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家庭服務領域,人形機器人可以承擔清潔、照顧老人和兒童等工作。這些新的應用場景將為人形機器人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當前,人形機器人已迎來產業爆發期。同時,當前產業面臨著技術與產品成熟度不高、規模化制造與維護難度較大、高價值應用場景有局限、商業化落地較難等問題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