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經濟“哀鴻遍野”,惟有德國一家“獨秀于林”,成為歐元區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究其根本,除了成熟完善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嚴格到位的金融監管外,強勢穩定的制造業避免了德國經濟發展的“空洞化”,成為德國抵御危機的堅實基礎。
說起德國的制造業,人們就會想到身邊的“德國制造”。大到汽車、火車、橋梁,小到帳篷、鐘表、廚具,“德國制造”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耐用、精密、可靠、安全。“德國制造”因成為高品質和高技術的代名詞而早已深入人心。
制造業在德國經濟生活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在上世紀后期發達工業國家普遍開始生產結構轉型的背景下,德國制造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由1970年的36.5%降至2000年23%。此后,德國制造業對國民經濟長期保持著與此相當的較高貢獻率。德國聯邦經濟與技術部的數據顯示,2011年,德國制造業企業約有2.2萬家,從業人數近500萬,銷售額超過1.6萬億歐元。僅機械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化工業三個部門的銷售額就占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德國制造業經久不衰除了與日耳曼人嚴謹理性的民族性格息息相關之外,還得益于德國政府的支持、企業研發的投入和人才隊伍的建設。
首先,德國政府保證公平公正,構建良性競爭環境。德國經濟持續發展首先歸功于社會市場經濟政策,無論是聯盟黨還是社民黨執政時期,均重視通過市場規律來自動調控經濟發展,強調公平與競爭以及企業的自主性、自立性,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創建反“卡特爾”機構來監督和阻止企業壟斷和舞弊現象。1957年,聯邦議會為保障企業的公平競爭和反壟斷,首次出臺了《反對限制競爭法》,極大限度地限制了“卡特爾”的形成、大企業對某一市場的壟斷地位以及企業的兼并。目前,德國汽車行業中聚集著全球多家名列前茅的企業,如大眾、奔馳和寶馬公司。這些企業之間既有競爭,又各具特色,保障了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
其次,德國企業大力投入研發,推動行業技術創新。企業作為并列于高校、獨立的科研機構外的第三大科研基地,既是研發基金的重要來源方,也是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主要推動者。德國科學基金聯合會日前的調查結果顯示,自2009年經濟危機爆發后曾一度停滯的企業研發投入在2012年增長了7%,為近年來增幅最大的一次,總投資額達503億歐元。其中,汽車行業研發資金高達160億歐元,占研發總額近三分之一。電氣工業研發投入為80億歐元,排在第二。大眾汽車集團以60億歐元排在德國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的首位,戴姆勒位列第二,西門子第三。在世界15大研發密集型企業中,大眾居第六位,戴姆勒居第十三位。科學基金聯合會預計,今后德國科技研發投入的總體增長率依然會保持在2%左右。
第三,德國重視教育培訓,積累專業人才儲備。教育是德國制造業得以持續穩定發展的立足之本。德國高等教育對培養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十分重視,而且還發展出一種與企業緊密合作的大學形式—高等專業學校。此外,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模式在世界上極負盛名。德國的職業教育采用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的方式,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2年在學校,1年在企業;2年財政出資,1年企業出資。現有450多個行業均對員工的職業能力作出明確規定,要求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員工均需首先經過“學徒制”培訓后,方能被公司聘用。德國科學務實的教育體制為制造業積累了大量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