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經濟體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難道真的因為美國進行了產業轉移,從所謂的夕陽產業轉移到了朝陽產業嗎?其實不然,美國的產業轉移與貿易逆差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管理逐漸落后于世界,特別是落后于東亞近三十年。
美國底特律的汽車制造業現在陷入了一片風聲鶴唳的衰敗中,幾大汽車制造廠商和零部件廠商無不陷入了大幅虧損的狀態中(按流行的理論,美國汽車制造業應該因為美國的“知識經濟”、“新經濟”脫胎換骨的)。為什么呢?我們還是摘抄一篇親美報紙文章的某些段落吧:“因為底特律已經耽擱了21年,那時北美汽車工業面臨的問題便是眼下的問題——詹姆斯·沃麥克等一批集聚麻省理工的專家在其研究性的著作《汽車的未來》中指出:”北美與歐洲的汽車工業現在所依賴的技術全然與當年亨利·福特所用的大量生產方式所差無幾,而且這些技術全然沒有能力與日本汽車公司開拓的一整套新思想和新方法去競爭。“歐洲和美國還在福特制度上原地踏步,而日本企業以及大量的東亞企業已經早就進行了管理革命了。
以上是美國汽車制造業的狀況。而美國造船業,我們知道美國在上個世紀初,專門制定了瓊斯法案來保護美國的造船業航運業,事實上,美國人對造船業也很重視,而且也確實正視了他們造船的生產效率比東亞企業低下很多的事實,但是窮美國無數的管理學家的精力,美國人就是無法真正明白,帶著大量的東方文化色彩的先進造船模式的奧妙,二十多年也沒有多少成效,導致東亞的造船業幾乎一統天下。
汽車制造與船舶制造美國管理的落后只是一個縮影,代表了美國制造業管理水平普遍地落后于東方。
美國對數控機床產業同樣是十分重視的,一個五軸連動機床出口到中國,美國政客就要大呼大叫了,而美國自己的機床制造業卻只落到世界第五,憑美國本身強大的技術儲備也只能占到世界第五。
美國之所以在CPU 產業中可以領先,取得壟斷地位,其實還是因為當年CPU 廠商被他們用政治手段壓制的結果,美國人用政治手段逼迫日本人不在通用CPU 領域中與他們競爭,否則,美國制造業就幾乎顆粒無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