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建設,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這只是更多地表現為總量或規模,實際競爭力并不強,尤其是主導產業。2017年《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企業已經達到115家。但是,制造類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比較少。 面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嚴峻的轉型升級壓力和挑戰。作為后起國家,應該充分利用后發優勢,產業與金融相結合,整合全球資源,更有效地趕超世界領先水平。 在當前條件下,中國制造企業的關鍵突破方向應該包括“改革”、“發展”、“創新”及“國際化”。“改革”主要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企業的產權制度、經營機制、治理結構、激勵與約束機制及已有資源的整合問題,提升經營效率和活力;“發展”主要解決企業規模和業務及市場的擴張問題,調整和優化業務結構和布局,做大規模做強能力,提高抗風險能力;“創新”可以使企業更好地滿足甚至引領市場需求,并構筑更高的競爭壁壘;“國際化”可以獲取和利用國際資源、技術、品牌、渠道和市場,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和優化布局產業價值鏈。 在轉型升級框架中,“改革”和“發展”是基礎和重點。而且,這四個方向互相影響和聯動。例如,只有“改革”成為真正的市場化主體的企業才可能“發展”,才有更大動力去“創新”和“國際化”;企業的“國際化”活動可能作為外力推動其“改革”、“發展”和“創新”。企業應該同時關注這四個方向。當然,不同的企業及其所處的不同階段,其關注的方向或重點會有所差異。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包括風險投資和并購基金)可以支持企業在前述四個方向的突破。作為投資創新工具,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服務的作用。從“改革”角度來看,投資基金作為市場化的財務投資人進入企業,可以盤活存量資產,改善其治理結構并引入市場化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從“發展”角度來看,可以為企業引入資金、技術和渠道等關鍵要素,并通過重組并購,更快地擴展市場規模和業務范圍等;從“創新”角度來看,可以支持企業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更好地掌控未來新業務和技術及市場機會;從“國際化”角度來看,可以更廣泛地為企業引入國際資源,包括技術、品牌、人才和渠道等,增加其市場價值。 在開放中轉型升級 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是技術創新??萍紕撔虏粌H需要自主創新,也應在開放環境中學習,利用已有世界技術成果。中國應繼續通過對外開放,跨越傳統的“市場換技術”、“資本換資源”方式而實施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狀態的“資本與市場換技術、換智力”的“創新驅動式”開放,從傳統主要關注投資標的或合作對象的歷史表現與現有價值的“摘果實”,轉向關注產業未來應用與發展價值的“找樹苗”;通過境外并購和引進海外投資快速獲得世界領先技術,推動國內技術能級的提升。同時,利用中國大國市場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及低成本的人力資源數量優勢,在若干同一起跑線產業領域進行彎道超車,例如IT、移動支付等。 “走出去”的海外投資和“引進來”的外商投資都可以為中國帶來國際領先技術。即使國內合作方對于投資項目不一定具有控制力,但是投資項目的管理參與及其廣泛的溢出效應也會有利于國內企業的技術能力提升。同時,“走出去”與“引進來”相互聯動。通過“走出去”將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引入中國,提升國內企業能力;能力提升后的中國企業將更具“走出去”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