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帶領德國企業代表訪華,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的通快集團董事長nicola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興奮地表示,“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對于裝備制造商如通快而言,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加之中國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政策激勵,將引領中德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合作與共贏,而通快過往的經驗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就通快中國公司而言,2011年其業務增長超過了100%,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中國成為了通快集團全球第三大市場。”
nicola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進一步強調了通快中國戰略的核心:"我們是一家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家族企業,通快希望在中國建立長久合作關系,而不僅僅是短期盈利,我們在中國生產,是為了更貼近中國客戶,也為了我們共同的成功。中國非常有潛力成為我們最大的海外市場。"
其間,業內專家認為,nicola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對中國制造業市場的認識體現了德國中小企業在華投資戰略的轉變:德國企業家逐步淡化中國世界工廠的角色,而是將中國戰略作為德國企業全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通過共享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互補來實現戰略雙贏。這一投資戰略有利于加速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
我國宏觀調整工業發展,較之以往,工業制造的機床產品的工藝技術要求明顯提升,低端產品市場需求迅速減少,高檔數控機床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預計未來3-5年,我國數控機床行業市場增長率將達到12%左右。
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的旺盛需求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7.4%。數控機床已成為機床消費的主流。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持續投入,且力度加大,每年重大專項將帶動資金投入100億以上。不僅帶動了我國國產數控機床及其數控系統和相關功能部件的市場發展,也為國內數控系統生產廠商不斷發展自己的技術,擴大市場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我國數控機床的發展將努力解決主機大而不強、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發展滯后、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技術差距大、產品質量穩定性不高、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差等問題,將培育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提升到戰略高度,實現工業總產值8000億元的目標。并力爭通過10-15年的時間,實現由機床工具生產大國向機床工具強國轉變,實現國產中高檔數控機床在國內市場占有主導地位等一系列中長期目標。
2012年從出口額看,前十個月,金切機床出口額排名超過磨具磨料,位居第二,拍在首位的仍是切削工具。
從出口增速看,各類產品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鑄造機械下降明顯,由曾一度位列各類產品出口增速之首降至第三位,增速為15.4%;增速排名前兩位的是成形機床和金切機床,分別為17.7%和16.1%。
從結構看,金屬加工機床總體趨好,反應在出口量同比增長2%,而出口金額則同比增長16.6%,平均單價明顯提升。技術含量較高的數控金切機床出口同比增長28.3%,在金切機床出口額中占比已接近三分之二,而四小機床(臺鉆、砂輪機、拋光機和鋸床)在金切機床出口額中占25%,同比減少4.1個百分點。
目前國際機床市場的規模20年間擴大一倍以上,2011年達860億美元左右。自世紀之交以來,機床消費額每年平均上漲近10%(以美元計),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亞洲,2011年國際機床產量的五分之三均流入該地區。
而專家預計,2013年有關大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尤其是對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機場和電網擴展的投資。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現代化進程加速,對高效的現代制造技術的需求隨之提高。
前十個月我國機床工具產品累計進口同比增加2.1%,最近連續四個月增速均為正增長,可見,當前市場下行壓力對進口機床產生的影響程度相對國產機床工具產品較弱。
1~10月,加工中心、磨床、特種加工機床、車床、成形或沖壓機床位居各類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前五位。其中,加工中心進口4.2萬臺,價值47.4億美元,在金屬切削機床進口額中占比超過50%,在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中占41.3%。
在進口的機床工具產品當中,以金額計算,七成來自日本、德國和中國臺灣,其中日本份額為38%,緊隨其后的是韓國、意大利、美國、瑞士、新加坡、西班牙和法國。
雖然機床工具市場普遍疲軟,但中高檔數控機床及相應配套產品未出現明顯下滑,非標、個性化產品需求呈現增長趨勢。航天、航空、軍工、it等行業一些特殊、有針對性的產品需求未見減少,我國航空領域所需機床均要求具備高剛度、高精、高效等特點;汽車行業產品升級所帶來的固定資產投資逐步抬頭,如重型汽油機和柴油機汽車排放即將執行國四標準,汽車行業正面臨著新一輪的設備更新改造;鐵路和軌道交通領域開始向民營資本開放,資金將逐步到位;能源行業的西氣東輸方興未艾;核電項目的審批程序正在逐步恢復。
國防軍工等重點用戶關鍵零件主要加工工序中,國產高端機床工具產品所占份額很小,并且相當部分都存在各種問題。國產機床目前僅有不足兩成的滿足能力,其余依賴進口。
中國市場的巨大缺口讓此前早已撬開中國大門的老牌歐洲企業再次嗅到了商機。創辦于1924年的電動工具制造商德國metabo董事會主席horst.w.garbrecht對記者表示,公司將對位于上海的子公司進行規模化擴張,“子公司將輻射整個亞洲,除了產品開發和生產制造外,還負責直接與分布在亞洲的客戶進行結算。”
2011年,通快中國公司業務增長達到100%,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占通快集團全球收入的10%左右,并且已經成為通快集團全球第三大市場。通快方面預計,2012年通快中國公司能夠獲得15%~20%的增長。
對于今年的發展,通快公司董事長nicolaleibinger-kammuller表示,通快位于中國太倉的工廠二期擴建工程已經結束,即將投入使用,投資額達到1300萬歐元,占地2.4萬平方米。之前的一期投資額為1500萬歐元。nicola還告訴記者,為了給以后的發展預留出空間,通快還在太倉工廠旁邊提前準備了一塊預留地。
隨著“十二五”的到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市場將達到8000億元。而目前中國在高端機床方面仍依賴國外進口,其中德國就是主要的對象。德國通快集團作為全球工業激光及鈑金加工設備制造的領先企業,能夠為整個鈑金加工鏈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從最初的鈑金設計,到為每個加工環節提供最合適的機床產品,再到后續的技術咨詢,以及提供實現連貫協調高效的生產。主要產品包括高速數控沖床、激光切割機、折彎機、自動化單元、三維激光加工與焊接系統、激光打標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