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美發達國家機床再制造已成為再制造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市場,形成了較完善的舊件物流體系。再制造商通過各種渠道回收廢舊機床,評估價值、重新設計、制造完成后打上“再制造”標簽,重新進入市場銷售。所以我們對再制造市場應該有足夠的信心。
再制造遇到的挑戰——制造業市場預經濟調整期,配套政策尚待完善
我國經濟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2000年后的十余年發展,我國必將要從一個粗放式的、追求高GDP業態,轉向更健康、高效、綠色和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
這種轉變有主動的因素,更多的是迫不得已。截止到2013年底,我國經濟結構顯現了諸多問題,從經濟學統計來看,廣義貨幣M2(反應的是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發行總量已經超過110萬億元人民幣(數據來源:和君咨詢),其中來自新增貸款(來自房地產的貸款約20%)、央行負債占有相當大的占比,而這部分資產并不是現金貨幣(M0)或可支配貨幣(M1),它包含了的大量投資和貸款,具有高風險和泡沫化傾向。如何擠掉這些泡沫,消化前期投資帶來的金融風險,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調整經濟增長率到一個合理的空間。2014年我國GDP增長率降至10年來最低7.4%,經濟學家認為今后健康合理的GDP增長率應該更低,眾所周知,GDP增長率每降一個百分點,對就業、產業鏈上下游產量、產值的影響是連鎖的,不可小視。
另外,我國用工成本上升,目前珠三角用工成本大約600~650美元/月·人,而印度尼西亞大約300美元/月·人,越南只有250美元/月·人左右,柬埔寨則更便宜,約100美元/月·人。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宣布倒閉,2015年1~2月,微軟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該工廠近期正加快將生產設備運往越南工廠。同時,位于北京的微軟諾基亞工廠也將同步關停。春節前,我們也從大眾媒體上看到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突然宣布清算解散,數千名職工遭遇突然解聘。東莞和蘇州兩地數家萬人規模制造企業破產倒閉。此外,松下、日本大金、夏普和TDK也計劃進一步推進制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我們從新聞中得知,外國記者就此現象向我外交部發言人提問。
當然,作為一個大國,我們不能僅做一個耗能的代工基地,我們必須要走出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創新型產業之路,制造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但是,我們的基礎工業尚待進一步提高,創新的環境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如我國制造業從業隊伍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技能水平有限。作為創新保障的知識產權保護非常脆弱,以及公平競爭環境尚未完全形成,這些都大大阻礙了我們向創新型社會發展的進程。目前企業投入研發的決心非常有限,不投,沒有后續新產品,將死路一條;投了,一旦有好的結果,拷貝的、挖墻腳的現象頻頻出現,有可能成了“先烈”。知識產權偷盜成本低、保護成本高。
總之,制造業進入了一個艱難的調整期。2015年1月,我國制造業指數PMI為49.7,與2014年12月49.6幾乎持平。另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消息,2015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0.8%。進口和出口增速均遜于預期。
2015年,在這種大背景下,再制造作為制造業的補充,由于其服務對象是制造業,自然躲不開制造業面臨的各種機遇與危機。制造業的下滑,必然導致工作母機——機床需求量的下滑。2014年下半年主機廠產值產量普遍下滑,北京某機床廠大型數控龍門銑床往年售價在數千萬元還要等半年以上才可拿到貨,但是2014年價格大幅折扣后銷售仍面臨困境。小型機床價格的利潤空間更小,銷售一臺中低端數控車床的利潤能有幾千元就不錯了,但是機床,特別是數控機床的生產,從備料到成品出廠,經歷的工藝環節達數十道,廠房資源、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耗費巨大。新機床的價格如此,再制造的機床呢?由于再制造機床形成不了批量,從零備件采購成本、系統采購成本及修復成本等,無法與機床制造商比,導致再制造機床的成本要大大高于原制造機床。
所以簡單地修舊翻新,特別是中小型機床,在沒有強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撐下(實際上政府也不會為此給予過多的補助或補貼),即便再制造的技術路線可以走通,但是再制造的商業價值卻很難被市場接受,這是再制造行業最大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