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綠色發展必須全產業鏈發力,支撐綠色發展的服務平臺和政策體系建設要具有前瞻性和系統性,從綠色創新的前端到后端、從綠色創新到綠色產業、從標準體系到評價機制、從政策法規到投融資工具、從加強國際合作到引導公眾輿論,覆蓋工業綠色發展體系的方方面面。針對這些軟硬件條件建設,《規劃》做出了較為充分的謀劃,旨在下好“先手棋”,打贏“攻堅戰”。《規劃》提出“圍繞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構建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同時注重平臺建設、國際合作和政策工具創新。其中,《規劃》將發展綠色金融作為加快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實際上,無論是綠色工業技術研發應用,還是綠色新興產業發展,都需要大規模綠色投資,這無疑對創新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發達國家先行一步。目前,美國、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已成為全球綠色金融的主要市場,其在信貸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等方面的作法值得借鑒。《規劃》實施過程中,應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工信、銀監、保監等部門形成聯動,引導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參與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量身定制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產品。同時,探索利用風險資金、私募基金等新型融資手段,逐步建立適合綠色發展的風險投資市場,借力金融工具和資本市場為工業綠色發展“插上翅膀”。助推工業企業加快綠色轉型的同時,帶動國內綠色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壯大。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勞動力豐富的人口大國而言,迄今為止,工業化道路尚未走完。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工業化基本實現”兩大戰略目標下,中國未來的工業化不可能重復發達國家的老路。同時,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中國經濟的產業主體以及國際競爭力最強、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領域,工業部門率先完成綠色轉型不僅更具有可操作性,對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將產生示范效應,而且作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中國工業實現綠色發展對于穩定全球能源資源供求關系、應對氣候變化都將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以制定實施《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契機,“十三五”時期著力構建開放式、多層級的工業綠色發展投入機制和響應體系,營造“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良性互動的綠色發展環境,全面提升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推動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加快邁向制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