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力推動以“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機器人”為特征的智能制造戰略布局,德國推出“工業4.0”計劃,新加坡提出“智能之國”計劃。我國也在《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的戰略目標。
在我國傳統制造企業中,長虹、海爾等企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探索互聯工廠。海爾已在四大產業建成工業4.0示范工廠,用戶可以通過海爾的移動終端隨時可以進行私人訂制。
毋庸置疑智能制造已經貫穿到工廠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制造環節。智能制造提高了生產效率,但也產生機器對人的替代,不禁讓我們產生疑問:智能制造對我國就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又該如何應對這些影響?
機器人會搶走“飯碗”嗎?
短期來看,智能制造將引發替代效應以及產業轉移效應,導致部分工作崗位流失。
近年來,我國一些較發達省市的勞動力成本正以每年近10%的比例上漲,招工難、招工貴等因素,推動了當地汽車、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等產業的生產線“機器換人”。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數據,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25.3%,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其中,90%以上的機器人應用于上下料、搬運、焊接、噴涂、裝配等環節。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具有自感知、自決策和自執行等功能,能夠節省大量管理人員,使管理層呈現扁平化、去中間化趨勢。例如,2013年海爾公司在業務智能化后,裁掉了18%的員工,主要為中間管理層。
此外,隨著我國人力成本的提升。部分高端制造業代工工廠將會回流至發達國家,造成我國更多一線勞動崗位的流失。
但長期來看,智能制造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創造新興就業機會。一方面是產業結構調整帶來就業結構調整。雖然企業降低了對一線勞動崗位和管理崗位的需求,但隨著智能制造的大規模應用,將增大對數據分析、工業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用戶互動設計、設備調試運維等智能制造裝備及服務領域的用人需求。正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工業領域的自動化引發嚴重失業同時,技術、文書等新工作崗位亟需大量人力而出現“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創業增加就業崗位。生產過程的“少人化”、低成本,以及3D打印分布式的生產制造方式,為創業及中小微企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