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國工業機器人高峰論壇在中國工博會期間召開,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在上海表示,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已經從示范性推廣到全面運用,工業機器人將作為重點支持領域。
對于機器人領域的驅動器、電機、減速器三方面核心關鍵部件的開發,工信部正在與財政部協調考慮相關支持政策。
支持政策可期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年增長30%,累計安裝量已達5萬臺。2010年開始,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激增,較2009年增長了1.71倍,當年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到52290臺;2011年銷售量約22600臺,同比增長51%。增速繼續保持世界之最。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在2011年曾宣布,未來幾年將裝備100萬臺機器人以替代生產線非技術工人。雖然計劃略顯夸張,但也表明在人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工業機器人前景誘人。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新裝機器人139300臺,較2010年提高18%。該協會預計,2014年我國需求量將達到32000臺,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需求國。
據了解,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領域尚未有相對應的主管部門以及行業專業協會組織。浙江大學校長助理、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世強認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大機遇,但行業尚沒有統一的頂層組織,而政府支持原來主要投入研究領域,應該考慮持續性的產業投入。
“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看到。”王衛明對此表示,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還很小,還沒有100億元規模的內資企業出現。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是實現裝備制造業升級的關鍵轉折點,目前正在協調各部委,為工業機器人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爭取形成局部競爭優勢
“中國傳統產業的優勢無法在機器人領域體現,目前最大的機遇在于中國不斷高速增長的市場。”機器人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王金濤坦言,機器人行業技術高、難度大、投入大,技術與價格是市場競爭的關鍵。
目前,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在汽車零部件、電子電器、化工、機械、金屬加工等領域,其中,汽車零部件和電子電器占據應用的半壁江山。
“中國從事機器人研究的人員在世界上最多,但是一些核心技術仍未掌握。”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趙杰表示,國內不下60家企業在做機器人,而國際僅10多家產能就已夠用。企業不要只盯著汽車等這些成熟行業,機器人產業市場很廣,應拓展新的需求。
本次論壇上眾多業內人士也認同這種觀點。王金濤表示:“不能重復走外資擁有優勢的道路,未來公司將發展信息化機器人。”
王衛明則表示,國內企業與國際廠商存在一定差距,應當突破關鍵產品,重點推進2-3種類型,形成與國際品牌局部競爭的能力。
今年4月,科技部發布《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同時,針對機器人領域發布了《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裝備,發展和培育一批高技術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核心企業;同時,將重點培育發展服務機器人新興產業,重點發展公共安全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平臺和模塊化核心部件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