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已經步入工業化中期,東部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特別是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實現了工業化。經濟發展到工業化后期,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必然上漲,環境負荷不斷加大,產業轉移成為必然。制造業開始向東南亞轉移,中國“制造工廠”的地位正受到挑戰。
中國作為貿易大國,與歐美不少國家長期保持貿易順差,出于追求貿易平衡、逼迫人民幣升值、爭取大選選票等考慮,歐美國家往往傾向于制造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增加針對“中國制造”的貿易壁壘。但歐美國家“即使不從中國進口,也需要從其他地區進口”,制造業轉移至東盟國家可以有效規避這些貿易壁壘。
一方面是原本投向中國的外資開始向東盟國家轉移。耐克運動鞋工廠從中國“轉戰”越南即生動說明了這一點。2000年,中國生產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全球第一,越南當時的份額只占13%。隨后,中國產量逐步下滑,越南的產量逐年提升。2009年,中國和越南的耐克鞋產量就一樣了,都是占全世界36%。2010年,局面發生逆轉,越南取代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耐克鞋生產國。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2012年進行的一份年度調查報告顯示,在由跨國公司評選出來的最受歡迎的東道國排名中,印尼和泰國的排名大幅提升。報告認為,由于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工資成本和生產成本繼續保持上升態勢,東盟各國在制造業上的相對競爭力繼續增強。
另一方面,中國東部地區制造業也出現向東盟國家轉移趨勢。廣東是電子、IT產業的“世界工廠”,電腦配件生產占全世界的60%,電子配套能力占全世界的90%以上。然而,廣東省電腦商會會長陳芝華說,近年來,大量廣東電子企業將生產車間轉移到了東盟國家而不是中國西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