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之鑫認為,制造業面臨的結構性矛盾表面上看是要素配置扭曲,根源還是體制機制障礙。在市場制度層面,健全市場準入、市場交易、要素流動等制度;在企業發展層面,激勵創新、保護產權、減輕負擔、打破壟斷;在政府管理層面,簡政放權、搭建平臺、創新服務。
制造業自身也在經歷著變革。12年前筆記本代工占全球“半壁江山”時,昆山就意識到了“缺芯少屏”難以為繼。曾是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的江蘇昆山,正從代工電腦轉為研制附加值更高的智能手機,自主知識產權不斷孵化,推動昆山電子信息產業走向“中高端”。
在工信部和地方指導下,我國逐步推出制造業的示范試點城市,推動形成因地制宜、區域聯動、錯位競爭的制造業發展新格局。
辛國斌說,工信部將擴大試點示范城市(群)覆蓋面,選擇20至30個基礎條件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城市(群),繼續開展“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創建工作。發展優質制造,提高“含金量”。
國家和行業出臺一系列扶持引導舉措。如建立國家級創新中心,促進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快國內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并軌,建立可追溯體系,補齊品質短板;出臺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健全對創新的容錯機制,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應用……
辛國斌說,2017年,工信部還將遴選一批長期制約產業發展、未來2至3年內有望取得突破的項目集中力量攻關,并研究設立中國制造2025發展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向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讓企業從創新中獲得應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