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制造,離不開靜得下心、沉得下身的“工匠精神”。然而,記者在走訪多家企業時,卻聽到不少企業管理者的遺憾。 “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在溫州康奈集團,副總裁周津淼告訴記者,“隨著企業發展,對一線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們了解工藝技術,受過相關職業教育。”然而,很多來求職的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不愿意留在一線做技術工人,更傾向于選擇設計和管理崗位。周津淼說,“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首先要從基層做起啊。職業精神應通過職業教育深入人心,在重視技能傳授、文化教育的同時,要讓工匠精神扎根職業教育。” 王衛東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建筑行業一線工作比較辛苦,一些畢業生進入企業后,工作不到半年就辭職。尤源也有同感,“曾經有學生到車間實習,待了不到半個月就不愿干了。學校不能為教而教,學生也不能為學而學。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興趣點,才能讓他們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嘉善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制造變焦馬達、直線馬達及手機攝像模組等為主的企業,也碰到了類似的情況。行政副經理沈杰認為,年輕人吃苦鉆研的“工匠精神”還不夠。電子設備生產對精確度要求很高,容不得半點馬虎。許多畢業生還無法勝任公司的要求,如公司引進的生產馬達過程中用來點膠、焊接等環節的自動化設備非常先進,而職業技術院校缺乏這些設備。 機器換人缺人才 日前,記者來到諸暨浙江凱達機床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濟師、人力資源部部長翁航鋒介紹,企業需要的操作人才大致有兩類,一是符合制造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的高技能人員,另一類是能吃苦耐勞、愿意從事特定門類工作的技工。這或許是制造企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一個范本。 “機器換人”在浙江企業并不少見,隨著“機器換人”步伐加快,低技能人員占比將不斷降低,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這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在凱達裝配車間,記者看到,只有寥寥數人在操作機器。走到一臺機床旁邊,翁航鋒輕輕拉開機床門讓記者觀摩。這臺機床叫“鉆攻中心”,正是廣義上的“機器人”。過去需要人工換15次刀具才能加工完成的零件,現在只要放到工作臺上裝好,一次性加工就可以完成。“如何實現這個功能,還是要人去設置程序,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誰能找到便捷、完善、穩定的操作步驟,誰的生產效率就高。”翁航鋒說,“操作、維護機器人的崗位,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勝任。” 目前凱達的用工總數在1000人左右,一線工人中70%為高中及中職畢業生,另有30%左右為高職畢業生,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較高,多擔任車間主任,負責產品質量控制;企業研發人員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為節省人力成本,‘機器換人’可以替代一部分人力,相對短缺的是技術控制型人才。” 校企合作需打通 近年來,國家對職業院校投入力度日益加大,學校硬件設施水平大幅提高,但職業教育的一個核心問題——校企合作仍面臨不少困難。 職業教育與企業實際結合不緊密,“企業參與度不高是一個主要原因”,翁航鋒說,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時,往往更愿意向學校贊助生產設備或提供實訓室,但卻不太愿意接收學生實習和讓企業人員到學校上課。原因很簡單:企業要創造效益,而參與職業教育并不能為企業帶來持續長效的產出,接收實習生相當于培訓員工,需要付出成本,而學生羽翼豐滿后卻可能流向其他企業。翁航鋒認為,這需要政府通過降低教育附加稅、企業所得稅等手段來提高企業育人的積極性。 不過,在浙江省一些地方,通過校企合作、共享優勢資源,雙贏局面不斷出現。如康奈集團與溫州市鹿城職業技術學校(溫州市第十八中)開展校企合作辦學。每年秋季,該職校招收40名學生就讀“康奈班”鞋類設計專業,采用半工半讀形式,課程除中職學校必修課程外,還學習鞋業專業課程及專業技能,為企業量身訂制技術工人。截至目前,“康奈班”已經開辦9年。 然而,這樣的合作還并不多。在跟很多職業院校對接后,翁航鋒得出這樣的印象:職業院校和企業間能真正開展“生產制”合作的還非常少。“在國外,產品研發由企業主導,校企共同開發,而在國內,一些引領性企業能大力開展產品研發,應用型企業在這方面還比較薄弱。”翁航鋒認為,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保障企業的利益。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要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和投身職業教育,只有真正做到這樣,才能激發職業院校的發展活力,助推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