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當一個個創新人才從偶然事件成為必然事件之時,就是“錢學森之問”破題之時,就是無數中國夢成就之時。
現在想想,去年12月的那場鑒定會只是再一次對潘旭華的肯定。
在浙江上虞浙江太陽股份有限公司和春暉集團的工廠里,國內最頂尖的機床專家會聚這里,對潘旭華研制的機床進行鑒定。
似乎是實力懸殊的開場
英、日的機床外觀精致、豪華,潘旭華的設備更像“丑小鴨”;進口設備主要的易消耗品砂輪、磨輪、冷卻液都是價格昂貴的國際頂尖產品,而潘旭華的設備易消耗品都是價格相對便宜的國內產品……
但,結果令人稱奇
在同樣嚴苛的檢測標準和測試條件下,相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潘旭華機床加工的產品均優于國外最先進同類機床的加工產品。更為關鍵的是,潘旭華研發的機床,因成本低廉,可同時滿足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的加工需要。
那一天,新華社發布了這樣的消息:可以掌控萬分之一毫米細微移動的超精密加工裝備核心技術在中國取得突破。
此時,“機床奇人”潘旭華已是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這項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863”重點項目科技成果,意味著汽車等各類機械設備的發動機有望延長壽命、降低油耗,中國制造的發動機有望第一次“驅動”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個沒有專業知識訓練的人怎么就誤打誤撞走進數控機床,還走到前沿?
其實,在沒成為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之前,潘旭華就是一個如魔術般地重疊一體的名字他是梨耙廠最年輕的技術骨干;他是小鎮柳城坐擁千萬資產的民企老板;甚至還以“三無人員(無大專以上學歷、無職稱、無前期立項項目研究經歷)”的身份,獲得了“863計劃”特批“通行證”。
一路從質疑聲中走來。
人們根本不信,他怎么就能拿到審批條件和程序極為嚴格的國家“863計劃”項目?他怎么會擁有近40項機床研究的國家發明專利?
是奇才?
有那么一點兒。1981年,潘旭華中專畢業到梨耙廠,就被同事譽為“能解決任何技術難題的怪才”;1991年,潘旭華發明了特別適合南方水田耕作又省時省力的耕耙犁;1993年,他離職創業。10年后,他創辦的南方齒輪廠成為柳城最知名的企業;2004年到2006年,他制造出了高精度的靜壓導軌,并且居然只花3年時間,把它發展成數控外圓磨床……
卻也不是。
潘旭華對機械創新的癡迷程度和專注精神是朋友們皆知的。在無數次失敗中,人們看到了他的另一種天賦:從不灰心,立即轉換思路,繼續執著地往前走。
他喜歡讓機器不斷“生長”。在他看來:任何東西都可以無限進化,包括機械設備,因此要始終保持高度的“理性自信”。
正是這種“機械進化論”,讓潘旭華在研究過程中,能夠不斷“偏面掘進”,在搞定靜壓導軌這個機床的基礎后,居然研制出了連他自己原先都想象不出來的各類復雜機床。這與現在許多科研工作者往往先注重設計整體、再關注局部不同。也許這是讓潘旭華大獲成功的訣竅之一。
越來越接近夢想。從柳城到金華到上海到北京;從技術員骨干到專利擁有者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成果擁有者;從開始研究靜壓導軌技術,涉足高精度數控機床領域,到研發出世界先進的數控外圓磨床,到研制出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的曲軸、凸輪軸隨動磨削機床,使我國高端數控機床技術取得關鍵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