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實現工業機器人產業的跨越發展,離不開強大技術的支撐。例如廣東拓斯達作為制造業自動化第一品牌積極深入貫徹《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以及《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全面推動實施“機器換人”,并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先進自動化設備的推廣應用和示范帶動,實現“減員、增效、提質、保安全”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和技術貢獻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因此,一方面要針對現有技術進行梳理,加大培育自有核心技術的力度,保證核心技術的自有知識產權化,避免受制于人;另一方面,采取積極措施,主動引入對產業發展有利的國外先進技術,形成完備的相關技術供給渠道,保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除了提升產業技術促進發展之外,拓展下游應用也是推動產業前進的有力武器。因此,政府一方面需要針對產業鏈核心環節進行提升,調動整條產業鏈協調運行,促進產業整體環節增值;另一方面可挖掘當地傳統領域的需求,拓展產業應用,合理適配行業需求,進一步加強產業生命力。
值得注重的是,各地政府需結合本地現狀,在保證逐步擴大產業規模的基礎上避免帶來污染。因此,一方面,力爭選擇具有高價值、高技術,能夠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產值水平的細分產業重點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另一方面,在保證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當地其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過程中要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產業綠色發展。
對于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有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加大技術研發力度,適應產業發展方向。目前來看,工業機器人企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工業機器人本體的生產環節,而對于技術研發的投入所占比重嚴重不足,核心技術與日韓等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應加大企業的技術研發力度,重點研究開放式、模塊化的工業機器人系統結構,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工業機器人控制器,以及針對汽車制造業,焊接行業等具體行業的工藝需求,在結合新型控制器技術和智能化作業技術方面進行研究。
第二,依托院校聯盟資源,推動產品技術創新。高校和科研機構具備較豐富的資源優勢,在轉化科技成果、產業發展、探索創新機制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知識創新的主體是高校與科研機構,技術創新的主體則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關鍵是要解決好產、學、研結合的機制問題。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可以整合產、學、研三方面的關系,促進各種創新要素的有機融合,使之在新的起點上、更大的范圍內實現地區知識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品的技術創新。
第三,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加大創新人才培養。企業需要不斷地積極探索經營機制和用人機制,鼓勵采用人力資本、技術入股、期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吸引和穩定技術骨干、高級管理人員加入企業,力爭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企業應支持工業機器人領域相關人才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加強和促進企業開展的相關技術培訓,加強校企合作,集中培養關鍵領域中的稀缺人才,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