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之后,在華的外資企業出現一種現象,即外資機床企業開始在中國生產相對低檔的機床設備,這樣做對外資企業有兩點好處,其一是讓一些買不起進口機床的用戶提前接觸到大品牌機床;其二是用相對低端的機床來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并同時與中國企業展開競爭,可謂一舉兩得。然而這樣做也帶來兩個方面的壞處:一是破壞了品牌的美譽度;二是會引起中國本土企業的反感。
所以我們建議外資企業要堅守品牌的高端化,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才能長期贏得市場的尊重和依賴!以我們的觀察,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外資企業的獨特性將會與中國市場的高端需求相得益彰。
第二,擴大在中國本土生產的產品比例。
中國政府希望外資企業向中國轉移部分技術,其實這種愿望可以理解,但卻使部分外企感到緊張。站在更大的范圍來看,這并不會損壞外資企業的利益,因為外資企業的長處就是研發能力。雖然把部分生產轉到中國,長期看會使中國在技術方面獲益,但只要外企保持技術研發速度的優勢,最終就會保持市場的領先地位。
本地化生產為外企帶來的好處這里就不贅述了,大家都知道。
中國機床市場前景長期看好,需要在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根,才會有利于長久的發展。
第三,外資企業應當重視中國本土化的人才培養和使用。
許多外資企業駐中國地區生產及銷售的高層管理人員,仍由總部派遣。而他們對中國市場的理解遠遠不及中國的本土人才,所以,將駐中國的管理層本土化,是當前應對經濟危機必不可少的一步棋。
第四,順應本土發展趨勢。中國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這些特點有可能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所少見的。
比如:
(1)人才代溝之間差別涇渭分明。60后、70后、80后、90后是中國比較熱門的話題,社會之所以對這個話題有廣泛的關注度,說明這個問題在社會生活中已經無法回避了。作為中國人的一份子,我們也明確地感覺到,中國人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改革開始,隨著經濟生活、文化觀念與世界融合的變化加快,代際之間的價值觀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企業在選用及使用人才上,仍沿用過去的一套制度,就會顯露出層出不窮的問題來。本土的一些企業在適應這種變化上,表現出了一定的彈性。
其實,凡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經營的企業,都無法回避這一問題,只有適應變化,利用變化,甚至掌控變化,才不會在變化中迷失。
(2)互聯網對社會的沖擊和影響。中國到目前為止,仍處于發展中國家地位,很多方面都還比較落后,但有些方面卻又成長迅速,甚至成為世界領先的國家,互聯網應用就是一例。
通過中、美、日三國的2011年互聯網的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從表1 三個方面的數字可以看出,中國互聯網人口居首,比美國多出2倍多,比日本高出4倍,考慮到中國的人口基數及互聯網普及率遠低于美國和日本,未來中國的互聯網人口還將有大幅提升空間;在網購人口方面,雖然占互聯網人口的比例中國低于美國,但絕對數量已經當仁不讓地位居位首。
研究中國的互聯網趨勢,運用互聯網,利用互聯網的程度在未來可能是改寫行業格局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部分刀具企業在淘寶上做交易了,未來會不會有機床企業也到淘寶上開店呢?這個問題留給時間來檢驗吧。
(3)行業格局變化迅速。中國的工業底子薄,機床行業就是典型。底子薄的另一面也意味著發展空間大,成長的速度可能很快。中國機床行業,在 2001-2011年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完成了“從不能做到能做”(陳惠仁語)的跨越,未來的10年中國的機床行業必然會完成“從能做到做得好”的跨越。如果說過去的10年里,中國企業還無法與跨國企業形成真正的競爭之勢,那么未來10年,一定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可以在本土與跨國企業比肩角力。所以,外資企業要有這種心理準備,看清中國機床市場發展的趨勢,接受競爭對手成長的事實,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提高。